2013年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在京召開,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鈦白粉行業正在醞釀化解產能過剩組合拳,修訂版準入條件、清潔生產指導意見、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文件有望明年出臺。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的出臺將帶來存量產能的優化和抑制新增產能的釋放,有利于行業的轉型升級。
準入條件主要針對新增產能
此前市場預期鈦白粉行業將要出臺的修訂版準入條件將針對現存和在建、擬建產能。不過,準入條件同時具有控制新增產能和優化存量產能的作用,但對于新增產能的影響更大,不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技術標準將不能通過審批。
隨著行業產能擴張加快和景氣下滑,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凸顯,組織修訂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送審稿)開始顯得緊迫起來。工信部有關人士稱,盡管在國家化解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中并沒有提及鈦白粉等行業,但對于相關具有類似過剩特點的行業也可以參照文件精神出臺相關政策。
據知,修訂版新增條款共四條,分別是資源配置與資源回收、工藝流程先進特性、工藝體系能源參數、聯產法硫酸法工藝路線。待文件出臺后,將以“公告申請、達標評審、冠名授信”和“例行監督”有機結合方式,實現其可操作性。
清潔生產要求加碼
除了準入條件,清潔生產指導意見、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文件也同步在制定。業內人士稱,這些文件將對于存量產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達標的企業必須進行整改,整改不到位或者不整改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
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初稿已經形成。該文件提出,鈦白粉工業污染防治應遵循源頭削減與末端治理、綜合利用與無害化處置相結合的原則;“清潔生產工藝、過程控制、余熱回收利用、廢物資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術路線。鼓勵氯化法鈦白生產工藝和聯產法硫酸法清潔生產工藝;淘汰傳統硫酸法生產工藝。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硫酸法生產工藝的產能占比較大,如果被淘汰行業景氣有望加快上行,這需要未來出臺進一步的政策或者有關部門更強硬的表態。就目前看,期望不能太高,落后產能被強制關停的可能性還沒有看到。